三個幫助我適應美國生活的實用心法 3 Mind Tricks I Use to Adapt to Life in the US

阿雲ㄉ美國生存筆記☁
18 min readSep 16, 2021

如何融入美國社會?怎樣才算「融入」?說到底有必要融入嗎?Anyway,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點。

目錄

前言
適用者
警語
心法#1:其實沒有人在乎你 No one gives a f**k about you
心法#2:你之於他人的影響力 Your Influence on Others
心法#3:擁有自己的態度 — 或從「假裝」你有態度開始 Have swag, or start pretending you have
結語

前言

適應新文化的辛苦,來自於生活中小事的積攢。

我在剛到加州生活的前半年,非常不習慣美式文化跟美國人的行事作風。舉例來說:我害怕與路邊阿伯的small talk、不知如何拒絕同事的聖誕派對邀約、覺得美國店員的態度都不知道在跩三小、討厭自己走在路上的時候看起來就是個 “Asian Non-American” (as opposed to “Asian American” lol)。

對於神經比較大條的人來說,這些很可能都是些無關痛癢的瑣事。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怕尷尬、臉皮薄、對於生活細節敏感的人,這些小小的不舒服,可能就是造成你在融入美式生活的初期感到異常「辛苦」、「不適應」、「壓力大」的原因。

我詢問過在美國生活多年的朋友們該如何調適,卻發現「身為外國人不舒服的感覺」其實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問題⋯⋯而且大多在國外多年的人早已習慣美式文化與價值觀、或者忘記自己當初剛出國時的感受。我也曾經用逃避的方式去處理這些生活中不舒服的感覺,試圖告訴自己無法融入異地是正常的事。這些不適應當然不妨礙到我的工作和生存,卻影響了我的心情和生活品質。

Surving isn’t Living. But I also hate to do things that’s clearly “not me” just to “fit in” a foreign country.

能夠在異地生存不等於「融入當地、享受生活」。然而,作為一個有點內向又難搞的INTP邏輯學家人格),我同時不想為了融入美國文化 aka 為了能在IG炫耀晚上又去哪裡跑趴認識多少美國朋友,而去勉強自己做一些完全違反我個人性格的事。

於是我開始在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日常累積的生活經驗中,歸納出能夠達成「維持自我」與「融入當地、享受生活」雙贏局面的心法。

適用者

如果你自認是一個臉皮薄的人、對於超市和辦公室裡的small talk感到苦手,或者內心曾經產生過在美國生活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壓力很大、格外辛苦的掙扎,歡迎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本來就是外向的社交大師,天生是一名血液裡流淌著美國魂的亞洲人,對於美式文化感到游刃有餘、如魚得水、如虎添翼(?),那麻煩你看完筆者庸人自擾的內心小劇場笑一笑之後,記得轉貼給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警語

  1. 為了忠實呈現語氣與加強說服力道,以下內文包含強烈用詞與curse words。
  2. 如果你的「不適應」狀況屬於無法控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焦慮和憂鬱等症狀,請務必自我評估後尋求專業協助!
  3. 每條心法都是個人閱讀+加州生活經驗的歸納,屬於未經嚴謹科學考究的心得分享,僅供參考。

心法#1:其實沒有人在乎你 No one gives a f**k about you

先釐清一件事:三大心法的功能並不是幫助你如何實際上提升對於美式文化的適應力。如同副標題,說到底「融入」的定義和必要性本來就有爭議,所以有沒有在「客觀事實上」融入美國生活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心法之所以叫「心」法是為了改變你自身的觀點,是為了讓你克服「自己感覺格格不入、壓力很大」的心魔。

Let’s set the tone here: No one gives a f**k about you (at least most of the time)

這種「心魔」,看似是一種自卑心理,其實本質上可能是自我意識過剩的結果。大家應該都有一個認知:美國是一個以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思想為中心的國家。基於這個認知,你應該優先建立此一中心思想:

Honestly, no one gives a f**k about you, what you’re doing, how you look like, how you speak English…etc, because every one is busy minding their own business.

So stop being self-conscious. Stop giving a f**k about every little 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當你完全掌握並擁有「根本沒有人在乎你在衝三小」的信念,你是否融入當地生活就跟你班上美國同學的眼色或超市店員的嘴臉無關了,而是變成了「主觀判斷」的課題 —是否適應良好,完全取決於你的主觀判斷(你爽就好)

從今天開始,你再也不需要也不應該去擔心別人對你的眼光或想法。
I mean, no one gives a F about you anyway🤷‍♀️

But I can’t help to give a f**k !!! #$%^&*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阿我就每次麥當勞點個餐都講得超卡、那個打工的美國屁孩店員又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英文聽不懂又講不好,我的主觀感受就是會覺得很不爽RRR!」

沒錯,一個人是否能快速融入美國生活很大一部分仍然取決於英文會話的硬實力。除了多和你家巷口超市那位特別親切的亞裔結帳阿姨練英文之外,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勤練三大心法仍然可以有效幫助你消化生活中因為英語能力不足所面臨的窘境與內心不適。

所以在硬體(英語能力)升級之前,不妨先試用看看這套免費無毒的軟體(心態層面)吧?

💡延伸閱讀:Learning how to not give a f**k

The Subtle Art of Not Fiving a F**k, Mark Masnson

The Magic of Not Giving a F**k, Sarah Knight

心法#2:你之於他人的影響力 Your Influence on Others

“When we interact with others, we are often intensely focused on how we feel — our anxieties, our embarrassments, our fears. As a result, we’re often blind to the effect we have on others — their anxieties, their embarrassments and their fears.“

「我們在與他人互動的時候,總是過度專注在自身的感受上 — 自己的焦慮、尷尬、恐懼。我們時常會因此完全忽略我們之於他人的影響力—對方可能也會焦慮、尷尬、恐懼。」

第二條心法算是第一條的延伸,概念取自我最喜歡的Podcast Hidden Brain中,談論到心理學上叫做Egocentric Bias(自我中心偏誤)的一種認知偏誤: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時候,經常只專注在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而完全忽略了我們對於對方的影響、對方的感受、對方的情緒。

我在生活中實踐這條思維的方法是「勇於當主動開口的一方,讓對方去煩惱該如何回應」。我剛到美國英文還講不好的時候,非常討厭愛找客人small talk的店員,當對方開始跟我搭話,我都會面露尷尬的笑容然後低著頭保持沈默,呈現一種「拜託不要跟我說話」的「被動」姿態。

但我後來發現這種應對方式只會讓英文能力跟不上對方的自己變得更加被動。當對方優先開口提問,我勢必變成要去接話的人,在互動上就產生佔了下風的感覺,導致最後經常演變成被對方的連珠炮攻擊,而我只能傻笑不知如何回應。

後來遇到愛喇賽的超市收銀員找我講話,我改成主動開口問對方:
“Just curious, why did you guys changed the placement of the items recently?”
→ 提出一個隨機的問題,把回話的壓力丟給對方:
“ Right, so — we realized that the previous display wasn’t ideal during the pandemic. The aisles were too narrow for the 6 feet social distancing thing.”

在走進一家新咖啡廳猶豫不決,店員盯著你看時,不妨優先開口:
“Hi. Um, this is actually my first time here…do you have any recommendations for cold drinks?”
→ 把問題丟給對方,讓對方去煩惱要推薦你什麼:
“Oh yeah, sure! Um — my personal favorite is the Cold Brew, but if you’d like something sweet and creamy, definitely try our New Orleans-Style Iced coffee !”

我的個人經驗是,通常在這種small talk session中,對方也知道你是外國人的情況下,你只要隨便丟出一個問題,美國人就可以自己霹哩啪拉講一大堆,之後你只要跟著點頭應和 “oh cool”, “uh-huh”, “thank you:)” 就好了。

有意識地抵抗自我中心偏誤,發揮你的影響力

”Think about the last time you asked someone for something. Maybe you were nervous or worried about what the person would think of you. Chances are that you didn’t stop to think about the pressure you were exerting on that person.”

「回想上一次你開口拜託別人事情。你也許很緊張或擔心那個人會怎麼看待你,但你很可能沒有停下來想過你的請託在對方身上施加的壓力。」

除了small talk的應對之外,心法#2對於臉皮薄的人來說,在學校或職場上更加實用。如果你想詢問隔壁的美國同學是否能跟他同一組做報告,你不應該關注在自己的英文不好,而是要記得「當對方被一位長相和藹可親的陌生同學搭話,會產生難以回絕的人情壓力」。在工作中向前輩尋求協助時,不該聚焦在別人會不會嫌我很煩,而是「對方需要煩惱帶晚輩時如何才能講解清楚」。

事實上我在最近一次去西雅圖獨旅的時候,也是利用了這條思維,在各個觀光景點到處尋求陌生人幫我拍照。或是例如拜託在實驗室不熟的博士後研究員,提供我許多實驗上的幫助。

一旦認知到了Egocentric Bias的存在,就能有意識地去抵抗這種認知偏誤。從此以後,你不需要再思考「別人會覺得我很煩、萬一被拒絕很尷尬」,而是進一步考慮自己能夠給予對方多少影響力和壓力」,進而去開口尋求幫助,或是做出行動達成原本因為多餘的顧慮而不敢做的事情。

💡研究證明:大多數人都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You Have More Influence Than You Think, Vanessa Bohns
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Stanley Milgram,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63

If you need help, just ask: underestimating compliance with direct requests for help, Francis J. Flynn and Vanessa K. Boh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心法#3:擁有自己的態度 — 或從「假裝」你有態度開始 Have swag, or start pretending you have

進入最後一條之前要先談論我在加州人身上學習到的Chill跟Swag這兩個人格特質。Chill指的是面對什麼事都能輕鬆悠閒的應對(i.e., Karen的相反)。Swag有點難用中文解釋,不過大致上是一個人呈現自信、有型、有自己的行事風格、甚至態度有點跩的樣子。

還在台灣的時候,我算是一個滿有自信、甚至偶爾會被朋友形容成「我行我素」的人。剛到美國的前半年,我卻因為無法快速調適在專業領域和生活人際互動中從「雞首變成牛後」的落差感,喪失了很多自信,導致行為上也跟著變得畏縮。

我開始反思為何來到了一個新的國家會讓自己變得不像自己,也嘗試自我激勵來改變自己的mindset,但發現要藉由「憑空轉念」來做出心態上的改變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Behavior First. Thoughts,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follow.”

一個內向拘謹的亞洲人,要怎麼樣才能在心態上適應美式生活呢?傳統上我們認為想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他的信念和思維,才能連帶改變他的行為,也就是:

Thoughts/Feelings → Behaviors/Actions

「轉念」聽起來容易,但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一個又懶又賤的東西⋯⋯在沒有任何獎勵或條件的情況下,想要藉由憑空產生動力或意志力使大腦去改變思維是很抽象又困難的(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心靈雞湯經常沒用的原因?)。

Stanford神經科學教授Dr. Andrew Huberman在這集podcast中(非常推薦!可以從56:56開始)提倡,根據我們對Neuroplasticity(神經可塑性)和行為的了解,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思維/信念/習慣,更好的著手方式其實是反其道而行 — — 讓行為去領導想法和感受

Behaviors/Actions → Thoughts/Feelings

他觀察海豹戰隊和一些超級運動員,也就是被認為「意志力特別堅定」的一群人,發現他們能成功的原因經常是先把自己丟進一個嚴苛的情境/環境,再利用這個情境逼迫自己做出突破自我的行動。

一旦跨出了一小步正確的行為,就能刺激我們大腦的Internal Reward System(內在獎勵機制/犒賞系統)分泌多巴安,感生 *愉悅* 的感覺,進而獎勵自己的大腦產生動力去跨出下一步、再下一步、接著再一步⋯⋯利用這種自我獎勵機制的循環,從實際的行動中累積經驗和成就感,最後便能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我們的想法、觀點、以及感受。

假裝自己有態度?我從模仿加州人開始

我很欣賞加州人走在街上、跟人互動的時候,渾身散發的那種游刃有餘、處變不驚的自在。但是剛落地的外國人就算不開口講話也渾身散發「菜味」或「觀光客感」,即使同為亞洲面孔,經常從穿著打扮或肢體語言就可以分辨出本地人與FoB(Fresh off the Boat)的差別。

自從意識到這點之後,我除了練習英文之外,開始觀察路上年輕人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甚至細微至眼神、表情、感嘆的語調、因應不同場合的發語詞等等⋯⋯並且試著從模仿這些外在行為開始,想像自己就是個本地人,在面對各種人事物時變得更加自然、心態也愈來愈放得開。

其他更膚淺模仿的還有:我開始會在天氣好的時候躺在草皮上看書、穿以前在台灣絕對不穿的crop top和leggings、戴浮誇的墨鏡、在藍瓶咖啡(或任何3rd wave coffee)用macbook。我複製這些容易執行的生活習慣,並且也真心去擁抱、享受這樣的新生活、新的自己。讓外在行為的改變去領導心態上改變,「由外而內」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節奏、態度和自信。

To Have Swag = To Be Yourself

Swag的定義是”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only you possess”。也就是說,想要怎樣的態度(swag)是由你自己去決定的。模仿本地人是我的選擇 ,而回歸心法#1的結論,你應該也去做出「你爽就好」的選擇。如果你選擇保持原樣,那麼將原樣堅持到底就是你這個人的swag

舉例來說,不熟的同事約大家去喝酒,但你下班只想回家看Netflix 。
”Sorry, but happy hours with coworkers is not my thing 🚬” 就是你這個人的swag。我其中一個美國阿姨同事就是這樣,完全不參與任何實驗室的hang-out,工作做完就馬上回家,但她在工作時間也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我不想花時間練習我的英文口說跟small talk,我只要能工作賺錢就好了 。
「英文講得超爛但我他媽超有自信(你聽不懂是你自己耳朵爛👂😉)」就是你這個人的swag。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印度、泰式、中式餐廳的老闆娘,他們很多人英文雖然腔調很重,但不管是面對什麼樣的客人態度都依然理直氣壯也沒在跟你客氣,反正你聽不懂不爽就不要吃啊(※虛構對白)。我認為這樣的態度就是你要效仿的目標。

Be Unapologetically You

「毫無歉意地做自己」可能是我在美國兩年學到最重要的精神。在美國這樣一個重視自由的國家,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基本上你的行為不太會有人在檯面上公開干涉。當然,檯面下有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因為我們沒辦法滿足所有人對自己的期待,有人喜歡這樣的你就一定會有人討厭你。這部分就要由你自己去評估,做自己和這些後果,哪邊對你來說比較重要?(不過我覺得大家也不用太過鑽牛角尖,在不影響到他人的前提下,90%的時候真的 no one gives a f**ck about you…)

💗✨五部讓你更有勇氣「做自己」的Netflix實境秀✨💗

Queer Eye 《酷男的異想世界》
五個超有自信的gay改造素人生活

Selling Sunset 《日落豪宅》
一群做自己的bitch在好萊屋賣豪宅

Bling Empite《璀燦帝國》
也是一群很做自己的人只是他們是亞裔富二代

Love on the Spectrum《光譜上發現愛》
自閉症光譜上的人們從練習約會開始找尋真愛

Tiger King《虎王》
想說讓你看看美國的瘋子⋯你再怎麼做自己也不用擔心比他們瘋🤷‍♀️

結語

Celebrate diversity — including yourself

分享完一些偏門的心法,最後不免俗地講一些比較假掰的話。你在美國肯定聽過BLMStop AAPI Hate等口號,就算你自身對於這些社會運動沒有深入的研究或想法,你也要知道美國現今社會(至少在檯面上)對於種族歧視大多是強烈撻閥的。如果你也相信美國是一個歌頌多元文化的地方,別忘了你身為一個外國人,也是被歌頌的對象之一:You are part of the celebration 🎉

「美式作風」是需要時間練習的

我在前言時提到,這三條心法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維持自我」與「融入、享受美國生活」的雙贏局面。現在回頭看,這三條心法也恰好捕捉了這兩年工作與生活以來,我對於美國人待人處事的印象總結:他們通常比較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想法、他們很習慣透過積極開口要求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大部分都滿做自己的而且會尊重每個人的作風。

在加州生活即將滿兩年,我也是到了最近才覺得自己大概已經能在生活中90%的時候貫徹這種美式思維跟行事作風,大概只有在面對特定的人(e.g. 實驗室老闆、喜歡的男生💩)時才會偶爾產生多餘的小劇場⋯⋯除此之外,大多數生活或人際壓力都在練習並實行了這套思考邏輯後迎刃而解。

所以如果你決定相信我提供給你的這套心法背後的科學(或不科學)邏輯,從今以後如果又遇到讓自己糾結或膽怯的事情,請暫時擱置感性思考,轉而用理性的方式在腦袋中跑過這三條心法,把他們當作你在生活或人際中遇到遲疑或阻礙時的行動綱領。

如果你不信任我,請信任神經科學中提到藉由行為來改變大腦的力量:只要先跨出那第一步去改變你的行為,你的大腦就已經在改變的路上了(去複習心法#3)。如果你能堅持重複進行這個步驟,過了幾天或幾個月後再回頭看時會發現大部分的煩惱根本已不值得一提。

2 years later: 100% in love with my 🇺🇸 life

不知道是否因為在灣區生活,我常常覺得身邊99%的人都是比自己厲害的菁英,並且鮮少聽過同為台灣人的朋友們提過對於美國文化這種微妙的適應不良感。我猜測原因可能有三種:(一)大家的英文和抗壓性和適應力都非常好,筆者心理素質不夠堅強 (二)其實大家初期多少都有辛苦和掙扎,只是說不上來當中微妙的違和感,也不知道從何改善 (三)大部分人忙著學業和工作,幾乎沒有那個「美國時間」思考、或感受與美國人之間細微的文化差異

打到這邊,我其實很猶豫要不要發表,因為想想如果是(ㄧ),感覺好像有一點丟臉。但當初開始撰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其實是想著要寫給兩年前剛到加州的自己。當時我因為無法適應美式文化,時常在網路上搜尋相關的心得文,但搜尋到的不是心靈雞湯文就是英文教學文⋯⋯。我想是因為美式文化精髓的幽微之處,很難用三言兩語形容,也很難具體提供解決的方法。

所以我想著,希望時光機在未來的某一天被發明,這樣N年後的自己就能帶著這篇Medium文章,悄悄地放在2019年的我的房間桌上。我想讓她提前知道兩年後的她有多享受自己此刻在北加州的生活——每到假日就只想穿著crop top、戴著浮誇的墨鏡、肩上背著farmer’s market買的蔬果,坐在草皮上悠閒地享用藍瓶咖啡。有了這樣美好的願景和三大心法的加持,我相信當時那個剛落地的小菜鳥,絕對能更好、更快地開始享受她在美國加州的全新生活。

--

--

阿雲ㄉ美國生存筆記☁

一名神經科學博士生的美國生存教戰手冊|📍Taipei, Taiwan -> Berkeley, CA -> Pasadena,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