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士班申請:全滅到Caltech

本文適用於神經/生醫領域PhD。這是一個高中和大學都念第二志願、不是MD也不是卷姐、單純喜歡生物和神經科學的普通人,跌倒後爬起來又跌倒又爬起來(之後還會繼續跌倒,希望能一直爬起來)的故事。

阿雲ㄉ美國生存筆記☁
22 min readApr 13, 2022

大綱 Overview

申請結果 Result
申請背景 Background
申請文件 Material ️️
選校策略 Choosing Your School/Program
聯絡教授 Cold Emails
面試心得 Interview
心靈雞湯~給全滅ㄉ你 Chicken Soup
Special Thanks

以下都是談三類&生醫相關領域的美國申請經驗,一二類或者其他國家可能不適用。

申請結果 RESULT

<Accepted after interviews (6/25)>

BU-Biology
Caltech-Neurobiology
Duke-Neurobiology
Northwestern-Neuroscience
UChicago-Neurobiology
UC Davis-Neuroscience

<Other interviews received (6/25)>

UCSD-Biological Sciences (rejected after interview)
BU-GPN/UCSB-DYNS/UCSC-PBSE/UCI-NBB/WUSTL-DBBS (withdrawn)

<Straight rejection; no interview (13/25)>

Brandeis/CMU/JHU/NYU/UCBerkeley/UCLA/UCSD-Neuroscience/UNC/UPenn/UPitts/USC/UW/Yale

申請背景 BACKGROUND

我的背景

(non US citizen)

[Education]
B.S., Life Sciences,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2015–2019)
GPA: 3.9/4.3

[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 research, Dept. of Life Sciences, NYMU (~1.5 yrs)
Undergrad research, Inst. of Neuroscience, NYMU (~1 yr)
Research technician, Dept.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UC Berkeley (~2yrs)

[Publication]
none

[Poster/Presentations/Awards]
Janelia Summer Research Program (candidate)
生科系大學部研究壁報比賽*2
Berkeley實驗室在NIH的年度計畫報告

[LoR]
Berkeley實驗室教授、陽明大學專題教授、陽明大學修課教授

[TOEFL]
112 (R30, L29, S29, W24)

錄取名校PhD的標準

PhD申請者的背景差異性較大,學校網頁的錄取標準都寫 ”holistic evaluation”,所以很難說出個標準說怎樣的背景就一定上,怎樣就一定沒機會,尤其如果又是競爭的領域中top20的名校就更難說了。 但根據我在美國研究&申請兩年的觀察,各項條件都封頂的Top1%申請者的申請者背景大概會長這樣:

1. 有美國身份(生醫領域博士班國際生名額很少)
2. 美國頂尖大學學歷(或者大學畢業後在頂尖機構做研究)
3. 推薦信來自該領域頂尖大學實驗室教授
4. 有期刊發表
5. 其他突出經歷(例如國際競賽或conference、台灣會有的MD申請者)

舉個例:這次去參觀Caltech時認識一個Berkeley念學士的美國女生,後來在Caltech當研究助理一年,說她今年申請上了Harvard跟MIT。(不知道她有沒有發表,但至少可以確定她有滿足1.~3.)

國際生的難處

三類領域的PhD通常是發全額獎學金,由於實驗室的經費來源大多來自美國政府單位(如NIH),各個program每年能收的外國人名額通常有限,所以對國際生來說更加競爭。甚至我去參加面試時發現在國際生的pool當中,大概一半的人在大學時就來美國念了。

你可以想像是今天有兩個同樣為非公民的台灣人,一個人大學念NTU,一個人念MIT,在研究成果差不多的情況下,學校會優先錄取誰?注意這兩位申請者不只是學士學位的校名有差,還有研究單位(台灣第一vs世界第一的研究機構)和推薦信的撰寫人(台灣教授vs美國教授)的差別。

論美國研究經驗的重要性

我今年實際去參加面試的六間學校裡,沒有遇到其他台灣人。每場面試大概會遇到1~2個中國人,大學都是北大/清華或美國不錯的學校。外國人的比例大概10個面試者裡面平均會有3人左右。在這些外國人當中,大概一半是在美國念大學的國際生,另一半是像我這種在自己的國家念學士,但是有美國研究經驗的人。就算沒有美國研究經歷,其餘大多也是來自世界頂尖機構的學生(e.g. 有看到Cambridge、東大),再者就是擁有非常突出的研究結果(例如不錯期刊的一作發表)。

→「申請背景」總結

條件許可的高中生,請直接來美國念大學(殘酷)。如果你跟我一樣沒有美國身份並且在台灣念學士,想取得美國研究經歷可行的途徑有:暑期研究交換、研究助理、或是研究導向的碩士班(以Neuroscience為例,Northwestern、Brandeis都有類似的MS Program)。

申請文件 Material

以12/1截止的PhD program來說,大致的準備流程:
7–8月:開始構思SoP和CV
9–10月:研究各校program、確定選校名單、SoP完成初稿
10月初:開始聯絡推薦信撰寫人、完成CV
10月中:確定撰寫人後把program名單和deadline、CV、SoP寄給教授
10–11月:登入並填寫各校系統、根據不同program的規格和特色改寫SoP
截止2–3週前:催教授上傳推薦信、填寫並送出申請

CV

我的CV總共分成六個區塊:Education, Research Experience, Teaching and Work Experience, Presentations & Awards, Skills, Extracurricular。

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是Research Experience那欄,要把各個研究的標題、內容和具體完成的事情敘述清楚。

SoP

提早開始寫,多找人幫忙看。重點是具體描述研究興趣、經歷、目標,以及這些如何形塑你的生涯規劃和申請PhD的動機。我的SoP總共分成段四大塊、十小段:

(前言 ~10行)
▀ 第一段:寫生涯目標和研究興趣破題
▀ 第二段:簡述對腦科學興趣的個人起源

(大學研究經歷 ~30行)
▀ 第三段:簡述大一下加入的第一間lab
▀ 第四段:簡述大三下加入的第三間lab
▀ 第五段:簡述在第三間lab做專題時注意到的限制和感想,決定稍微轉換方向,用這段承接去Berkeley的動機

(美國研究助理經歷~20行)
▀ 第六段:詳述在Berkeley當研究助理做的題目和目標
▀ 第七段:詳述在具體完成的實驗和使用的技術
▀ 第八段:強調在Berkeley的研究之於此領域的重要性

(總結~15行)
▀ 第九段:簡述以上的經驗如何形塑我的研究興趣和生涯目標、我的生涯目標如何驅使我念PhD、我在PhD期間希望達成什麼
▀ 第十段:列舉三位有興趣的教授、針對不同學校個人化。貴校系的OOXX特色和強項吸引我來申請、我相信我身為科學家的OOXX的特質會是貴校最好的人選…etc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博士班注重申請人作為一名researcher的個性、經驗、潛力,所以學校會希望看到來自學術單位的教授,或至少是有擁有PhD頭銜的研究人員或業界主管等寫的推薦信。個人選擇推薦信撰寫人的優先順序如下:

非常了解你or共事ㄧ年以上的研究指導教授
> 沒那麼了解你的研究指導教授
≥ 非常了解你的修課or其他教授
>>> 共事的博士後研究員、業界主管(有PhD)
>>> 其他

然後美國教授寫的推薦信效力上>台灣教授寫的推薦信,這也是我在申請前先來美國當研究助理最重要的原因。

聯絡教授是個人覺得最心累的一環(因為要一直催很久沒見的教授⋯⋯很拍謝),不過大部分申請過的教授都可以理解啦,記得保持禮貌、把dealine和想要教授寫哪幾間學校在email裡面協調清楚。

→「申請文件」總結

早點開始準備,不然會跟我一樣最後一個月很痛苦(尤其海投的人)⋯⋯然後SoP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寫,我今年申請第二次時把去年的SoP大改後才寫出滿意的最終版本。

寫SoP的過程中可以幫助自己重新檢視的研究和生涯目標,並將抽象的想法具體化,個人覺得是在埋首實驗之餘滿療癒的反思過程。反之,如果你發現你寫的很痛苦,或許代表你還不是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念PhD/做研究/要做什麼研究。

另外,我沒有找付費的英文編修,主要是找相關領域的朋友、同事、學長姐、還有參加台灣/美國的一些免費留學申請相關活動(例如Project Tyra的海外研究所申請指導計畫)給我回饋。不過如果對英文書寫沒有自信的人建議還是找專業的批改服務確定文法和敘述是正確且通順的。

選校策略 Choosing Your School/Program

選校選不好~拒信收到飽~

去年(2021 Fall)第一次申請時,我投了16間學校,幾乎全部都是生物/神經科學排行top20的PhD program。我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自以為在Berkeley做了一年研究助理就能夠把Northwestern和NYU當「保底」⋯⋯還記得當時老闆看了我的名單只說了一句:你的名單即使是「比較」靠後面的NYU,都還是非常競爭的學校,你要不要多考慮其他學校?

我在認真考慮之後的結論是:「第一年如果上不了NYU以上的學校,我寧願再多待Berkeley一年」。原因是 (1)我在現在的實驗室做得挺開心的 (2)如果第一年就妥協而去了較後面的學校,我之後100%會後悔⋯⋯

⋯⋯然後第一年就全滅了(關於全滅後的心路歷程,請見文末的心靈雞湯)。雖然很想推託2020年末的疫情高峰多少有影響,不過我全滅之後最大的感想還是大家千萬不要像我一樣低估熱門領域博士班的申請難度,尤其是沒有美國身份的國際生。

如果你想要試試水溫只投夢幻校當然可以,但建議先考慮:(1)自己是否能接受全滅這個最壞的結果 (2)全滅後的規劃是什麼。

第二年的海投策略

先直接給大家看一下我2021和2022兩年分別申請的學校:

紅字=只有2021投的學校,紫字=兩年都有申請的學校,藍字=2022新增的學校

RE=直接被拒絕
INT-RE=面試後被拒絕(只有UCSD一間)
INT-AD=面試後被綠取
INT-WD=有收到面試邀請但退出

▀ 為什麼第二年放棄Harvard~UCSF等六所學校?
(1) 縮減清單上的夢幻校比例
(2) 我有去認真研究每個學校過去3–5年的歷屆錄取學生,這些神經program收的外國人極少,並且我沒辦法找到任何一個跟我的背景/層級類似的學生。我說的「背景級別」有點模糊,大致上就是:外國人+大學在非top20的亞洲國家大學+沒有發表+沒有特殊學術競賽 → 這種程度的感覺。

▀ 第二年新增的12所學校屬於夢幻/衝刺/保底?
有點難區隔,但我覺得UW/UPenn其實也算夢幻校,CMU那個program收的人非常少所以也算夢幻;然後UNC/UCI/UCSC/WUSTL/Brandeis屬於我心中排名較後的保底,但其中兩間我也直接被拒絕了。結論就是『PhD申請很難談所謂的保底』,尤其是每年名額有限的國際生。

▀ 第一年被拒的其中五間學校,在第二年都拿到了面試?
這件事我也覺得很玄⋯⋯我在第二年其實背景沒有大幅提升,也沒有多發表之類的,只有多一個去NIH報告的經驗,但這邊推測原因:
(1) 在Berkeley實驗室多待一年後,老闆的推薦信內容大幅提升
(2) SoP和其他文件有進步
(3) 去年受疫情影響嚴重

▀ 我為什麼海投25間?
由於第一年全滅,加上疫情的不確定因素,完全無從得知自己落點。一方面不能再全滅了於是照排名大幅往下申請,另一方面又不想放棄上夢幻校的機會(我第二年把所有紫色的學校都歸類為「夢幻」,因為第一年都被拒)。

除了SOP跟填申請系統弄到快死掉之外,很幸運的是幫我寫推薦信的三位教授都沒有過問,願意幫我寄25封信。真的非常感謝我的老師/老闆們的鼎力相挺,還好今年結果出來沒有再讓他們白費苦心⋯⋯

同學校裡的不同program

我沒有列在上方的表格中,但我在UCSD、BU都分別投了兩個program。UCSD拿到其中一個的面試(Biological Sciences),BU則是兩個都拿到面試。

一所學校如果可以投多個program,建議大家好好研究不同program的性質,你可以:
(1) 寫信去問有興趣的教授,問他喜歡/習慣/想要收哪個program的學生
(2) 有些program可以收比較多國際生。例如UCSD的Biological Sciences相較於我另一個投了被拒的Neuroscience就是比較大的umbrella program(雖然最後因為UC國際生很有限的關係,面試完還是被拒了lol)。

→「選校策略」總結

(1) PhD沒有所謂「保底校」,除非認為自己各項條件封頂,或可以接受全滅,否則建議海投(>15)
(2) 篩選同等級的學校時,可以仔細研究各個學校/program近五年的錄取者背景來做取捨
(3) 篩選同校不同program可以寫email直接問教授打聽其中的眉角

聯絡教授 Cold Email

「套詞」到底有沒有用

據我所知神經/生物/生醫領域大部分的program都是committee制,也就是你的申請文件需要經過整個admission committee的綜合評分與審核,即使其中一個教授非常喜歡你也無法直接錄取。尤其在top20的學校裡,所有申請者都很優秀,所以我自己是覺得套詞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我在這兩年申請的過程中都有寄出所謂的reach out / cold email(對岸留學論壇俗稱的「套詞」)給教授。用@berkeley.edu的信箱加上我老闆的名字得到的回信率還不錯,大概有70%,但是大多是罐頭回覆&簡答我信中的問題,大概只有10%看起來是真的有對我留下印象或是約zoom聊天。

但再強調一次,committee制的program就算約到教授聊天也不代表什麼。舉我自己的例子:申請前我跟一個UNC的助理教授相談甚歡,他是我Berkeley實驗室出來的postdoc;另外我去年底到西雅圖玩的時候甚至有約到UW的教授當面聊,結果UNC跟UW我都直接被拒絕了。

→ 「聯絡教授」總結

雖說我覺得套詞好像已經對於錄取沒有什麼幫助了,但不能否認在面試的時候還是有好幾位教授記得我曾經寄過email聯絡他們。所以我的結論是,如果文件準備之餘有空閒,還是可以套詞。一來寄email只需要時間成本;二來就算對錄取機率本身沒太大幫助,如果可以約到一兩位願意跟你聊天的教授,當作面試/英文練習/跟教授聊研究還是滿值得的。

關於寫信給教授的模板可以自己搜尋 ”cold email professor research” 等關鍵字。這邊也提供我的模板供參考:

我寫給一位BU教授的套詞信

面試準備 Interview

視訊面試感想

因為疫情所有面試都改成Zoom了。其實視訊面試滿輕鬆的,少了面對面社交的部分我覺得對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其實可能更有利。另外因為都改線上,時程反而比較彈性,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面試到更多所學校。

面試時大部分教授一開頭有興趣的就是問我在Berkeley做什麼。我現在實驗室的老闆在這個subfield(systems neuroscience in sensory motor cortex/2-p optogenetics)中算是新星,所以相關領域的人看到老闆名字就會直接聊。就算是其他領域不認識我老闆的人,也都認識UC Berkeley這個名校招牌。另一部份的人看到我是在台灣念大學,會好奇我大學時做了什麼,以及如何從台灣轉換到美國的經歷。

準備面試(1):聊研究

我自己是屬於不用PPT派的,也就是完全用口頭敘述自己的研究內容和興趣。我知道有部分的人會覺得PPT放圖片表格能幫助理解,我是不反對準備PPT以備不時之需,但我覺得口述能力也是面試的看點之一,而且今年六間學校面試下來,沒有任何教授問我有沒有準備簡報。

口頭敘述的部分如果對自己的英文臨場反應沒有自信,可以針對各個題目事先準備30秒和2分鐘兩種版本。我自己最常被問到五個問題有:
▀ Your past research experience (choose the most important one)
▀ What do you want to study in the future?
▀ Which lab/PI are you interested in?
▀ Why our school/lab?
▀ What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you’ve overcome during your past research experiences?

準備面試(2):問問題

面試官問完你問題之後,就換你問對方問題啦。如果配對到的面試官是我有興趣的PI,那我基本上會直接問跟實驗室/project/PI本人有關的東西,例如:
▀ What are the on-going or prospective projects in lab?
▀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mentoring style?
▀ How do a PhD student come up with their thesis project in your lab?

如果配對到的是我沒興趣或不熟悉對方領域的教授,還是可以問很多跟學校或program本身有關的問題,例如:
▀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is plac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places you’ve worked in?
▀ How do you think about life in this town/city?

準備面試(3):聊天

美國人最喜歡的就是small talk了,視訊面試開始時大部分教授開頭會先問好,接著聊你的地點,當地的時間、天氣⋯⋯對於台灣人來說一開始可能會比較不習慣這種聊天方式。

我因為在美國住了兩年多,已經十分熟悉美式抬槓的模式,所以幾乎所有學校的面試過程氣氛都滿愉快的。甚至到後來我設定給自己的目標是除了研究的部分表達清楚之外,如果這場面試能夠成功逗教授笑(?),我就會判定這場面試是順利的哈哈哈。

這邊舉個常見的small talk開場白給大家參考(P=教授 S=學生):

P: Hi, how are you?
S: Hi Professor XXX, I’m good! It’s 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有精神地打招呼)
P: I’m doing good. It’s nice to meet you too, though I hope this could be in person rather than through Zoom.
S: Yeah me too. I really wanted to visit the campus and the city.
P: You should definitely visit here sometime, the campus is beutiful. Where are you physically at right now?
S: I’m at Taiwan right now. It’s actually 4 in the morning(笑)
P: Oh wow that’s super early. I’m sorry we had to mess up your sleep cycle.
S: No it’s totally fine! I’m really excited to talk to everyone today.
P: Ah I’m glad to hear that. Alright then…do you want to start from talking a little about your past research experience?

面試錄取後的On-site Recruitment Event

這次收到錄取之後剛好疫情緩解,所以每間學校都有邀請錄取者去參加on-site event。我在三月去了Caltech、UChicago、Northwestern、BU(還有因為班機取消沒去成的Duke= =)。因為已經錄取了,基本上就是當去免費旅遊,跟著program吃吃喝喝到處參觀、跟學長姐聊天、認識cohort、跟教授約聊天、參觀實驗室⋯⋯等等。

其實我當時有想把這次的參觀心得紀錄下來,但是我等於三月每個禮拜都在飛,到後面真的已經累到不行⋯⋯不過我還是有用手機錄一些片段剪成vlog放在我的YT頻道上,有興趣歡迎訂閱(?):

心靈雞湯~給全滅ㄉ你/妳 Chicken Soup

2021年上半很可能是我24年人生中最低潮的一段時光,不只申請全滅,還跟交往五年半的男友分手,加上疫情整整快兩年沒回台灣,走在路上真的有種『我是誰我在哪我在這裡幹嘛?』的行屍走肉感。幸好加州的太陽基本上沒在管我心情好或不好永遠那麼大那麼曬、加上Berkeley的美食跟咖啡跟手搖店、跟老闆每週的meeting逼我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計畫上、喔還有咒術回戰,我才沒有真的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我自己親身經歷過,所以知道全滅的人真的什麼激勵的話都聽不進去。至少我自己在全滅後的整整兩個月真的什麼都不想做。雖然實驗室還是得去、飯還是得煮、覺還是得睡,但當時對生活幾乎完全失去動力。你可以想像大學四年+研究助理一年努力的結果是一場空,這讓我整個人有種氣力放盡的感覺⋯⋯理性上知道應該要趕快檢討並思考明年申請該如何改進,感性上卻只想放空擺爛。

所以我想跟全滅ㄉ你說:這段時間就盡情放空擺爛吧👌。

最好擺爛到你自己都覺得自己不能再更頹靡的程度,到了谷底自然就會慢慢反彈了。因為全滅大概跟失戀一樣,唯有靠時間修復疲倦受傷的心,才能找回再勇敢一次的動力(這個比喻可以嗎)。

至於我自己是怎麼找回再申請一次的動力?其實我在最低潮的時候,家人也提出過明年可以申請Master,人生不用那麼執著一條路等,但我聽了卻完全沒有想放棄申請PhD的念頭。不論全滅之後再怎麼憤世忌俗、自暴自棄,我仍然很確定想做科學研究、想變成神經科學家就是我目前人生職涯的最大目標,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博士班就是必經的道路。所以對於申請第二次PhD這件事上,我幾乎是沒有遲疑的。

同樣的,如果你在全滅並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規劃(對,就是那麼嚴肅)之後,仍然確定申請PhD這件事是為了達成你真心想要追求的東西,那麼我相信距離你重新振作就真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Special Thanks

感謝陽明在這兩年間幫我寫過推薦信的劉老師、林老師、周老師和陳老師。另外特別感謝我第一個大學專題的啟蒙老師范老師~沒想到大三離開三年之後居然要去老師的博班母校唸博士班了。

感謝Berkeley Adesnik Lab的所有人,感謝老闆(雖然他看不到)願意在兩年前贊助一個coming from no where的台灣大學生工作簽證,說是改變了我人生/科學職涯的貴人也不爲過。

感謝無數給過我建議和幫忙的學長姐和朋友。謝謝Project Tyra的Wen-Kai學長幫我批改SoP、怡嘉和昱嘉幫我模擬面試、Arthur Hong一直用幹話給我信心加持和幫我模擬面試。謝謝Berkeley的Derek給我建議、Doris和Nolan從去年認識開始就一直給我mental suppor。

感謝我爸媽和我妹,雖然因為我們全家四個人都不同領域所以大部分時候你們都不太知道我在幹嘛,我又是週遭親戚家裡第一個念科學/跑來美國的人,但謝謝你們信任我讓我在大學畢業後一個人跑來美國當研究助理,還有在我低薪快窮死的年末和新年各種贊助我換電腦和旅遊的經費⋯⋯雖然PhD還要繼續窮六年,但希望現在開始可以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人好好養活自己了。

最後謝謝我在美國的第一個家——Berkeley。我真的在這裡經歷了人生中最高低起伏的兩年,也是我不論作為科學家或者一個成年人來說,成長最多的兩年。兩個月後就要暫別灣區準備前往南加給太陽曬了,但Berkeley就是我在這裡研究生涯和生活的起點,是我在美國的home town。這所學校、這座城市、我在這裡遇見的每個人、吃過的所有餐廳、走過的街道、發過的每則IG限時⋯⋯所有的心情和回憶,在我心裡永遠會有一個特別的位置。

--

--

阿雲ㄉ美國生存筆記☁

一名神經科學博士生的美國生存教戰手冊|📍Taipei, Taiwan -> Berkeley, CA -> Pasadena, CA